發布日期:2022-02-02 15:27:00 來源:濟南城市建設集團
一橋再跨南北,兩岸終成通途。1月18日,濟南黃河鳳凰大橋正式通車運營。這是濟南市貫徹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基礎性工程,也是濟南市規劃建設的第15處過黃通道,是一座“跨越之橋”“興業之橋”“利民之橋”,是濟南新的城市名片,對濟南起步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作為項目投資建設主體,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相關區縣、管委會、市直部門全力支持下,濟南城市建設集團與項目各參建單位,勠力同心、攻堅克難,歷經45個月建設,順利完成建設任務,實現通車運營。即日起,我們推出“建設風采·濟南黃河鳳凰大橋工程紀實”系列報道,全方位展現工程建設成果和一線職工的建設精神,激勵我們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再立新功。
鐘靈毓秀,長虹臥波。作為濟南起步區“十二橋三隧”交通路網格局中重要跨黃大橋之一,歷時三年多如火如荼的建設,濟南黃河鳳凰大橋拔地而起。這座三塔連跨、氣勢如虹的“超級大橋”,如一條生機勃發的大動脈,成為濟南從“北跨”到“北起”、從“渡過”到“跨過”的重要交通支撐,為未來起步區全速奔跑持續賦能。
2021年4 月25 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復,標志著繼雄安新區后國家第二個起步區落子濟南,從先行區到起步區,濟南躍居國家頂層戰略布局中的“關鍵一子”。起步區擔負著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蹚出路子、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當好引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范的光榮使命,意義非凡、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2021年3月2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立成到鳳凰大橋調研。
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推動沿黃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而真正讓黃河“動起來”、沿河“通起來”,交通必須先行。
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面前,再造一個“新濟南”重任在肩。面對這一“千鈞重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起步區的規劃建設,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作為城市發展的“先行官”,全力加快推進高標準的交通格局建設,全面拉開大建設大發展總體框架,為起步區開好局、起好步,其意義不言而喻。
2022年1月18日上午,濟南黃河鳳凰大橋通車活動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立成出席活動宣布大橋通車。
在《中共濟南市委關于加快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的意見》中,幾乎涵蓋了公路、鐵路、航空、軌道、市政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各個層次,意在打造立體化、多層次的交通格局,為起步區發展提供更多的交通“動能”。作為“十二橋三隧”的重要組成部分,鳳凰大橋不僅是濟南“攜河北跨”戰略的重要通道,也是實現濟南城市發展總體戰略的關鍵節點工程。工程建成后,直接聯系南岸新東站與北岸崔寨地區中心南北向主干道,承擔快速集散交通功能,對于完善區域規劃路網、提高路網運輸能力、改善區域交通出行環境、推動濟南北跨發展意義重大,為濟南加快“擁河發展”、開啟“黃河時代”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撐。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2017年6月,濟南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北跨橋隧工程建設指揮部,由分管副市長任指揮長,市委宣傳部,市交通、信訪、發改、公安、國土、規劃、建設、城管、環保、審計、安監、國資等各市直部門負責人任成員。
蜿蜒黃河穿城而過,風吹稻花香灑兩岸。
大橋從開始設計,就被賦予了齊魯文化的深厚悠長和泉城山泉河元素的清雅浪漫。“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外觀設計上,取自杜甫《望岳》一詩中“鐘靈毓秀”之意,寰宇茫茫,齊魯泱泱,鐘靈毓秀,源遠流長。三塔連跨的大橋,剛勁挺拔、既有濟南城市文化中兼收并蓄、剛柔相濟的渾厚,又有泉水流動的舒暢柔美。
作為市屬國有企業,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深耕濟南城市開發與建設,根植于泉城這片沃土,城市建設集團人身上,也流淌著城市精神的血脈。“這種精神是與城市發展的腳步一脈相承,是勠力同心,更是擔當作為。”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副總經理許為民表示,起步區建設是歷史性工程,鳳凰大橋的建設更是這項歷史工程中的重要一環,城市建設集團人拿出戰役攻堅的決心,保持戰略定力,全力推進大橋建設。
許為民表示,面對這一濟南北跨先導性、標志性工程,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可謂是舉全集團之力,按照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主動融入、深入落實黃河國家戰略,堅持項目為王、實干為先,快速推進跨黃橋隧項目建設。“黃河鳳凰大橋是濟南第12 座跨黃河大橋,是濟南攜河‘北跨’戰略和濟南新區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參與并見證濟南‘千年一跨’,對于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所有人來說,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身處波瀾壯闊的新時代,沒有什么比投身恢宏壯闊的歷史進程更讓人心潮澎湃。
每一項超級工程的有序推進,都離不開前期穩扎穩打的全面籌備。為全力沖鋒橋隧建設攻堅戰,確保項目建設有序推進,集團多次召開北跨橋隧工程建設動員大會,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組織強有力力量,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建設方案。
作為城市建設集團“一號工程”,大橋建設在準備開工之初就帶來一個難題。濟南城市建設集團黃河鳳凰大橋項目現場負責人李盤山介紹到,黃河鳳凰大橋工期緊、任務重、開工壓力大,原計劃于2018 年年初項目開工,但由于當時還未確定同層布置的軌道設計方案,導致主橋荷載、引橋縱坡、軌道交通預留寬度均無法確定,盲目開工可能會導致已施工的下部結構全部作廢,而如果繼續等待,對于繁重的任務和工期來說,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謀定而后動,最終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以及交通、水利等多個部門的全力配合下,濟南城市建設集團選擇等施工圖評審后再正式開工。全體建設者上緊“發條”,開足“馬力”,真抓實干,全力以赴推進大橋建設。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在工程一線奮斗的1000 多個日日夜夜,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工程三部部長趙世超親身感受到全體建設者闖關奪隘、披荊斬棘的精氣神,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姿態,“多快好省”推進項目建設,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提高工程科技含量,抓好安全文明施工,一道長虹,連起黃河南北岸。
從“水路一條”的閉塞困局到“左右逢源”的綜合交通體系;從“走得了”到“走得快、走得好、走得舒暢”;從交通末端的尷尬地位到“通道型”“樞紐型”國家新區的轉型……黃河鳳凰大橋這條重要交通主動脈,在全維立體交通格局中,掀開濟南城市飛躍的新篇章。